Menu

Close
  • Home
  • Archive
  • Feed
Subscribe
Menu Shasha's Blog

Shasha's Blog

Scroll Down

当信任被击碎,我们该走向何方

2017年6月,杭州保姆纵火,三个小朋友及其母亲不幸罹难; 2017年8月,江歌母亲发布请求判决陈世峰死刑的签名“上申书”; 2017年11月,先有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,后有北京“三原色”幼儿园事件。 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和不知道的时间,这样的事情还有多少? 恐慌的蔓延和信任的崩塌几乎是在一瞬间发生的。 很多人在网络上称,事件中的保姆本身确是劣迹斑斑,雇佣时就应该认清。 这样的呼喊背后,对那些犯过错却真心悔改、想要得到宽恕的人是不公的,这难道不是造成另一偏见和另一恨意的助推手吗? 这样的宣称背后,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的又一诱因。每个人都是善于伪装和隐藏的,这是生而为人的共识。在不信任的关系里,为了所谓的“认清”,就如同陷入蜜恋却又无法彼此信任的恋人,几乎是本能的,会有考察和试探。 “小心驶得万年船”,这会成为我们和陌生人之间不信任的相处模式,那,这还不够冷漠吗? 江歌案等来......»

Author November 26, 2017

那些粗口,正在限制你的思考能力

中国素有“礼仪之邦”之称,但是对于现在这个时代,爆粗口已经变得频繁且不足为奇,可是,爆粗口除了不礼貌以外,也正在限制着我们的思考能力。 1 语言和思考的关系 很多时候,我们都认为语言是思考的表现形式之一,但是在《好好说话》中,黄执中老师通过一种别具一格的角度,阐述了语言和思考的关系,认为语言的边界就是思考的边界。 每当你思考的时候,是不是就是在脑子里自我对话的过程呢? “明天中午吃什么呢?”这是黄执中老师抛出来的问题,尝试着不让自己在脑子里发出声音,而去思考这个问题,发现并不能完成决策。 所以,黄执中老师提出,人是通过语言来思考的,人没有办法去思考一件超过他自身语言范围的事物。我想,这就像是计算机没有办法解决超过设定的计算机语言范围的事件。 试着想一想,此刻,若有一个火星人说着我们从未接触和聆听过的语言,那我们一定无法通过这种语言来明晰对方的......»

Author November 23, 2017

写作,为像向日葵一样

———你送我向日葵,是不是希望我能像向日葵一样? ———不是希望,而是你就是像向日葵一样。 在我小的时候,我家院子后边的耕地一角种满了向日葵,柠檬黄的花瓣和黑褐色的蕊,迎着太阳,微笑着、静静的绽放。长大以后,在漫漫的时光里,我开始写作,为像向日葵一样,默默盛开。 一直以来,我们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,却又以说话的方式被考核。我们所学的东西无不以表达为指向,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也几乎以表达为依据。——《好好说话》 我性本淡漠,不善言辞,唯能以文字来表达思想、态度、状态和情绪。 对于看书和学习,我喜欢无论多少都做一些读书笔记。因为记忆就像一张纸,当接收到的信息冲撞自我的常识和认知时,大脑产生的新的想法就会记录在这张纸上,但是日积月累,你还是否还能从这张密布的纸张上提取出你的思考呢?所以,文字远比记忆可靠得多,更主要的是当你有新的观点时,可以不断添加,形成对比,是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......»

Author October 09, 2017
← Newer Posts Page 3 of 3
Shasha's Blog © 2025
Proudly published with Bitcron & Theme Casp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