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粗口,正在限制你的思考能力
中国素有“礼仪之邦”之称,但是对于现在这个时代,爆粗口已经变得频繁且不足为奇,可是,爆粗口除了不礼貌以外,也正在限制着我们的思考能力。
很多时候,我们都认为语言是思考的表现形式之一,但是在《好好说话》中,黄执中老师通过一种别具一格的角度,阐述了语言和思考的关系,认为语言的边界就是思考的边界。
“明天中午吃什么呢?”这是黄执中老师抛出来的问题,尝试着不让自己在脑子里发出声音,而去思考这个问题,发现并不能完成决策。
所以,黄执中老师提出,人是通过语言来思考的,人没有办法去思考一件超过他自身语言范围的事物。我想,这就像是计算机没有办法解决超过设定的计算机语言范围的事件。
试着想一想,此刻,若有一个火星人说着我们从未接触和聆听过的语言,那我们一定无法通过这种语言来明晰对方的思想,我们自然也就无法进行思考,因为这超出了我们自身的语言范围。
你可能会说,语言知识思想的媒介,我们仍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思考,比如数字、图形等,只是我们更习惯用语言来进行思考而已。但是,请注意,你能通过你无法描述的数字和图形来进行思考吗?
想一想,一个人语言的匮乏,是不是会限制思考?
同时描绘塞外黄昏雄奇壮观的景象,王维说,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,而我说,“哇,好漂亮!”。我无法思考怎么用更丰富的语言去描述眼前的场景,因为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只有“好漂亮”三个字。
在《好好说话》中,黄执中老师举了一个例子,就是一个“CAO”字,在不同场景、使用不同音调,就可以表达很多的情绪、事件和内容了,开心、愤怒、疑惑都可以用“CAO”来代替,而你,是不是仅仅听这一个字,就能辨别出对方想要表达的情绪了?
这就和现在常用的表情包一样,一个表情包就涵盖了你想表达的,真正是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。
这种模糊、粗糙的表达,让你的大脑形成惯性依赖。因为,当你发现这简单的粗口,完全能够表达你的心绪,你的思考也就更倾向于这样简单的思考。
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,《好好说话》,继续阅读中。